泰山之上。
云天一色。
阴阳二极汇聚成一个庞大的气旋加持在杨听玄周身,这些阴阳之气、天地功德、地冥大势源源不断的化为天地玄黄之气。
此刻的杨听玄,一法一天地。
他本就成就阳神之身,元神强大,如今天地玄黄之气反哺自身,将其人族之体彻底重塑。
天地功德的存在,让杨听玄演化此道的速度快到了极致。
昊正九道汇于天地,演化天之九野。
天地玄黄之气汇于自身,演化后天道体。
太玄苍灵之印悬浮在天灵之上,绽放出无量混沌神光。
“千劫万劫恒沙劫。”
“兆载永劫亦无央。”
杨听玄睁开双眸的瞬间,阳神脱胎与自身道体重叠,道元合一。
含龙虎,凝聚大黄庭之中,举之而满玉池,散而为琼花,炼而为白雪。
阳神从下田迁而至中田,自中田迁而至上田,自上田迁而出天门,弃下凡躯,以入圣流仙品。
此刻的杨听玄感应到,心田开朗,智慧自生,明通三教天地。
默悟前生根本,预知未来休咎。
大地山河,如在掌中,目视万里,已得六通之妙。
对于修炼之道,圣仙之理,杨听玄几乎在顷刻间理会。
阴阳之气在大黄庭之中与天地玄黄之气对冲,与此同时九阳同天之力化为中元。
三元开化,顷刻间就踏过了至三年、九载、百年、千年的层次,于一念之间横渡千劫、千劫、万动。
沐浴在无边天地量劫神光之中,杨听玄立地成道,一步之间修成四大崩散,虚空粉碎,无形无迹。
灿烂金光之中,杨听玄道体重塑,一举踏入了金仙巅峰的境界,修成了万劫金仙之境。
以天地为道,纳玄黄为精,聚天地水三界为体,横生玄妙,道德自然,无量无极。
杨听玄站起身来,九阳之天化为九天之野,每一重天野便是自身一方造化托身,其中蕴含着数之不尽的浩然之气。
“成就中央鬼帝之后,想不到竟让我一步踏入了金仙境界,而且还成就了后天极致之道体。”
后天极致之道体,便是天地玄黄道体,玄黄之气乃后天之气,也代表着后天极致。
九天之野寄托虚空,杨听玄能感应到整个大商的文脉都在随着自己的脉络转动。
与此同时,杨听玄看到了朝歌城之中那八荒火龙焚烧诸天。
八荒火龙之上,又见到阴阳太极转轮无量大势,将那殷商龙脉死死的镇压。
杨听玄略微看了一眼,就明白了这番大势的由来。
玉虚宫、人教这是在凝天地气运,欲斩殷商龙脉。
帝辛初步登基,人皇气运不稳,这天下诸侯与周国正是借此发难。
殷商气运,太学院自成立占其三斗,闻仲作为当朝元老,殷商国柱,独占三斗,其余四斗则是诸位武将镇压。
“通天神火柱,八荒神火炼太虚,此阵并不是针对殷商气运,而是针对闻仲而来。”
杨听玄目光动容,将天地玄黄之气寄托宇宙,与浩然正气融合。
霎时间一道洪流冲开混乱无比的天象。
杨听玄看到了那九鼎虚空之中,阴阳气旋之上,端坐着一个道人。
这道人手中驱使着一方法宝,混沌阴阳分化,无极生太极、太极化两仪、两仪演三才、三才形四象、四象变五行、五行成六合、六合定七星、七星出八卦、八卦通九宫。
此宝周身霞光万道、瑞彩千条,五色毫光照耀山河大地,九彩瑞气震慑诸天寰宇,正是传说之中的开天至宝太极图。
而掌此宝之人修为不过大罗金仙,身穿八卦紫绶衣,竟是玉虚十二金仙之一的赤精子。
“想不到玉虚宫竟有如此排场,看来这便是封神量劫的开端。”
杨听玄已经预想到了这封神与自己理解的不同,只是没有想到玉虚宫竟凝如此大势,势必要斩断殷商气运。
那么截教在其中充当的究竟是什么角色?
不过杨听玄已看到了麒麟夺、江山瑟出世,这两大法宝可是人间气运所凝。
如今陈奇已得了截教气运之助,就算不能与伯邑考分庭抗礼,至少也能撼动这天地气运。
自己于天地温养气运多年,自礼记出世之后,匡扶殷商文脉,太学院乃至于整个殷商之中的朝堂几乎都奉行这礼记。
人间时辰的界定,再加上身后还有地冥气运相助,杨听玄决定在这玉虚宫眼皮子底下夺一夺这两大法宝。
杨听玄端坐泰山之上,九天之野汇聚成九道洪流,朝着殷商的龙脉汇聚而去。
......
九间殿大殿之中。
伯邑考与陈奇二人针锋相对。
陈奇烈酒在喉,畅然一语,此刻他才明白昔日杨听玄传授他的那些知识有多么的博大精深。
伯邑考乃天下公认的文道洪流,是那手可摘星辰的存在。
然而伯邑考阐述之至理竟几乎都在杨听玄传授知识的涵盖之中。
伯邑考列天下公,奉天地自然,道法自然,人道自然。
而陈奇却以天地之道,可一言而尽,博也,厚也,高也,明也,悠也,久也。
伯邑考论无为而治,天地万物皆遵循道的自然法则,无需人为干预,便能和谐共生。
陈奇却以仁义礼智信、天地君亲师抨击。
此刻纵是伯邑考亦不淡定,他没想到眼前之人竟有如此渊源。
尤其是对于道德、圣德的阐述,竟尤在他之上。
伯邑考知晓他必须以天地之大势彻底将陈奇镇压,就算是分庭抗礼之局,也是他落在了下风。
这里是人皇神都,若不能压陈奇一头,那么一切的排布都是虚妄。
云中子亦睁开了双眼,稍显异色的看着那陈奇。
此人最为精妙之处便是源源不断的喝酒,借着这酒气将自己心神与天地之气融合,有一种豪气干云的气象。
反而伯邑考在其大势之上趋于下乘。
“道冲,而用之或不盈。”
“渊夕,似万物之宗。”
“挫其锐,解其纷,和其光,同其尘。”
“湛似,似或存,此为象帝之先。”
......
伯邑考之言撼动天地,虚空之中太极图轮转,那磅礴的天地大势盖压无量。
诸天分化,万物乾坤,似皆在其言之中。
此刻伯邑考掌心之中出现一方书卷,其上铭刻着道德经三个字。
身后每一个字眼都汇聚成一方大道真文,与那人间气运相互呼应。
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伯邑考那磅礴的气象,甚至能看到其气运凝聚到了极致,似要成贤做祖之象。
而陈奇一手拿着酒樽,目光之中透着几分不屑之色。
“伯邑考,你自诩大才,却用的是古来圣贤之篇章,以做自身之用,终究是归于下乘。”
“岂知人间之数,自在人间,自在指尖,自在天下。”
陈奇狂笑一声,竟登上了九间殿上座,从帝辛身边取走了帝辛的人皇剑。
帝辛并未在意,默许了这一幕。
陈奇剑锋一指,喝道:
“一身傲骨,两袖杀气,三尺凌厉,四方莫敌;五指挥间,六界沉寂;七弦祀伊,八荒当泣。”
“趁其不备,杀其不意,片甲不留。”
那人皇剑的锋芒,汇聚天地正气,似要斩断伯邑考成道之路。
陈奇作剑舞,他感应到了杨听玄那一股大势汇聚而来,如有天人之助。
“独坐池塘如虎踞,绿荫树下养精神。”
“春来我先不开口,哪个虫儿敢作声。”
“宏图霸业谈笑中,不胜人生一场醉。”
....
“老师,我悟了!”
轰隆!
一声雷响,洞彻天地。
只见陈奇以笔作锋,在大殿之上醉酒狂飙,他写下的一字一句,便是四书五经之中的精髓。
金光冲杀阵,万道聚余光。
狂风与狂雷并重,天地间的阴阳之气被这一股杀机竟有冲散的气象。
虚空之中那江山瑟似乎也与之共鸣。
“风萧萧,叶乱飘,吹面如割不见刀。”
“藏头缩颈畏风寒,袖手家中避狂飚。”
“肃杀汹汹来天地,萧瑟戚戚在心潮。”
.....
只见虚空之中江山瑟化为九道流光散开,与朝歌城之中的九条龙脉汇聚在一起。
大学、中庸、论语、外传、诗经、尚书、礼记、周易、春秋。
九条龙脉化为四书五经,凝天地昊正之道,汇三界浩然之气。
这磅礴的气象与那伯邑考的大道分庭抗礼,两者之间如一龙一虎咆哮天地。
云中子脸色微微一变,此刻法眼睁开,道:“好深邃的文宫之气,此人究竟是什么来头,竟有如此大势如此厚德。”
赤精子屹立九天之上,感应到九州之中源源不断的天地之气汇聚而来,急忙将自身法力祭出,准备运化太极图来镇压这其中大势。
却见,陈奇仰天长啸。
“老师在上,弟子得其教诲,传四书五经之道。”
“奉其有教无类,德育天地之道,成其乾坤之统,当——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!”
“今以人族气运至宝江山瑟镇压其气运!”
“儒道——立!”
轰!!
九道金龙以人皇剑为中心,轰然汇聚而来。
只见那天地功德金雷与虚空之中的四书五经融合,化为涛然洪流。
伯邑考踉踉跄跄的倒退了七八步,一口逆血夺口而出,内心之中怅然若失。
他之大道被陈奇强行斩断,就连自身气运也被陈奇夺走了三成。
虚空之中,赤精子脸色大变。
急忙将那太极图收回。
若是强行为之,便是逆天而行,逆天而行,就要遭受天地诛罚。
“这殷商气运,留不住了。”
赤精子当即卷起太极图,消失在了殷商上空。
那通天神火柱围困的四人,亦松了一口气,这气运直接冲散了云中子布置的八荒神火大阵,让云中子算计落空。
天地功德轰然落下。
其中两成气运落入了无当圣母体内,三成气运落入了陈奇体内,其余五成气运则不知所踪,而那麒麟夺,也与那五成气运消弭一空。
三成功德入体,在陈奇身边化为江山瑟,陈奇一日成道,成儒道圣贤之尊。
云中子脸色一黑,一口逆血被其强行压了下来。
各路诸侯皆是脸色大变。
儒道立,天下惊。
此乃妖孽鬼神之才。
闻仲元神归位,大笑出声,道:“今日九间殿之中可谓分外精彩,不知道诸位后辈可有尽兴?”
伯邑考拱手一拜,道:“晚辈自愧不如。”
伯邑考此举,便是宣告此番逆斩殷商气运失败,不过一瞬间,他已是两柄斑白,显然元气损耗极大。
陈奇并未理会,只是将那人皇剑躬身递到了帝辛面前。
“启禀大王,小臣无礼,还请大王恕罪。”
帝辛大笑道:“爱卿免礼,此乃江山辈有才人出,为吾大商肱骨,当赏。”
随后帝辛看向了各路诸侯代表,显然这九间殿来得,想要回也要留下一些什么。
.....
朝歌城大争结束,天下纷争却也因此而起。
泰山之中。
杨听玄模样在无边金光之中,周身灵光湛湛,五成立道功德入体,杨听玄的天地浩然之气彻底大乘。
九天之野在此刻汇聚成三道玄光,寄托在大黄庭之中。
而杨听玄的大黄庭寄托宇宙,自有无上伟力加持,只要不出殷商,他甚至连准圣都能斗一斗。
那麒麟夺显化而出,此宝正是儒道气运与人间气运所凝的至宝,代表着四象之极。
四象之极,也是后天之极,正好与杨听玄的天地玄黄大道相互呼应。
只待日后再揣摩其中的玄妙。
这五成天地功德并未增长杨听玄的修为,而是增长了杨听玄的气运、圣德、功德与天地玄黄之气。
杨听玄挥手一动,只见泰山之上出现了一座雄浑至极的神殿,正是泰山神殿。
此刻杨听玄诧异的看了一眼,鬼门关外,竟还有两道鬼魂盘旋,不肯进入那中央鬼门之中。
杨听玄一道法力打出,便将这两道鬼魂拘入近前。
这两道鬼魂强大无比,透着氤氲煞气,有一种万邪不侵,万鬼不近的气象。
而且杨听玄竟从其中感受到了一股正气,这并不是浩然正气,而是那种对于天地邪灵慑服的正气。
杨听玄将一道天地玄黄之气与地冥功德融合,打入这两道魂魄之中。
只见其摇身一转,化为两个身穿古铜战甲的男子,这两个男子显化之后,当即朝着杨听玄躬身一拜。
“吾乃神荼。”
“吾乃郁垒。”
“拜见中央鬼帝。”
听到这两个名字,杨听玄颇为意外,这二人本是蚩尤麾下大将,乃度朔山那一颗先天桃木之下的桃灵化形,天生有号令魑魅魍魉之能。
也正是两人驱使无尽的魑魅魍魉,当年给黄帝制造了不少的麻烦。
这两人乃天命的东方鬼帝,没想到竟混在这泰山亿万亡灵之中。
杨听玄道:“你二人已修成鬼仙之体,可愿意跟随本座左右,未来自有尔等好处。”
神荼、郁垒对视一眼,当即躬身一拜,道:“多谢鬼帝,吾等二人愿效犬马之劳。”
就在杨听玄收服了神荼、郁垒之后,虚空之中竟有清光降临。
朗朗玄光之中,有两个仙姑朝着泰山落了下来。
杨听玄抬头一看,这两个仙姑气态不凡,自有玄机。
“吾乃碧游宫通天教主座下内门弟子无当圣母,这位是吾师妹百花仙子,这位道友有礼了。”
两个仙姑落定在了泰山神殿前方,朝着杨听玄见了礼数。
杨听玄拱手一拜,道:“原来是两位截教上仙,里面请。”
“请!”
神荼、郁垒二人也算自来熟,在前方开路。
入了泰山神殿之后,两人端坐在蒲团之上,随后无当圣母道:“道友还真是好手段,竟能将吾教教义与人间气运相合,进而演化这儒道,儒之一道博大精深,却完美的阐述了有教无类之道,吾心甚慰,佩服,佩服。”
杨听玄淡然一笑,道:“上仙客气了,吾也只是顺应大势而已,只是此番借助了大教气运,还请两位上仙不要责怪。”
无当圣母笑道:“道友能立下此道,足以见其悟性、道德远在吾辈之上,来日可愿意碧游宫之中一叙,吾愿引你前去拜谒通天教主。”
杨听玄微微动容,道:“等时机合适之时,还请上仙引荐。”
随后无当圣母又道:“此番贫道无意间得了道友如此功德,就连吾截教气运也是大增,相当于欠下了道友一个大因果,不知道道友有没有什么要求,只要吾能办到,当尽力而为。”
杨听玄听完,当即道:“还真有一事想讨要一个因果,吾发妻昔日乃天庭长公主瑶姬,被玉虚宫镇压在那麒麟崖下,吾身单力薄自不是玉虚宫的对手,若上仙能救出瑶姬,吾自感激涕零。”
无当圣母一听,略微思量,道:“此事吾自会前往碧游宫拜会教主,自然会给道友一个满意的答复。只是观望道友将这洞府建立在泰山之上,此地阴德如此浓郁,而道友身上具地冥神光,莫不是掌了这万岳之首?”
杨听玄点了点头,道:“贫道不才,得后土娘娘赏识,掌泰山府君中央鬼冥大帝之位,只是此事还希望两位上仙替吾保密。”
无当圣母眼神之中闪过一丝异色,道:“如今封神量劫已经开启,天机更是混乱到了极致,道友洞府在地,若不是你吾二人同得了这儒道气运,吾也寻不到此地,还请道友放心。道友所托之事,贫道自会抓紧去办。”
杨听玄拱手道:“多谢上仙。”
百花仙子则看了一眼杨听玄,道:“这位道友,不知道百花可有荣幸,能在你身边听道一二。”
杨听玄想了想,道:“自是荣幸。”
泰山神殿已开辟,杨听玄手中可用之人太少,若是能得到百花仙子之助,也算是与截教扯上了一些关系。
按照如今的大势演化,未来自己只怕是与截教一条绳上的蚂蚱。
一番论道寒暄之后,无当圣母化光而去。
而在这个时候,龙吉公主也显化而出,龙吉公主黄泉成道,顺利踏入了太乙金仙境界,如今气貌已是大为不同。
见了百花仙子之后,龙吉公主大喜过望,两人早些年在天庭就曾相识,被贬入青鸾斗阙之后,也多有联系。
杨听玄开始安排接下来的任务,让龙吉公主暂且掌太玄之印坐镇泰山。
龙吉公主黄泉成道,已有了地冥神格,天庭对其失去了感知。
刚好可以在泰山之中修持阴德,早日参悟大罗之道。
杨听玄让神荼、郁垒二人为龙吉公主驱使。
杨听玄则带着百花仙子,朝着镇江总兵府飞去。